“十一”長假期間自駕游出行前,很多車主出于安全考慮,會給“座駕”做一個全面體檢。而長駕歸來后,很多人卻未對“座駕”再來一個全面“復查”。經過長途跋涉,車輛的安全隱患在未來帶來更多的不便。
1 清理鳥糞
自駕游過程中,受時間、路途等因素所限,很少有人會及時清洗車輛。鳥類糞便、昆蟲撞擊車輛后的黏液以及樹脂等很容易對漆面造成損傷。洗車時要多加注意,最好打蠟或封釉保護漆面。
2 校正四輪
自駕游過程中有可能會遇到不少顛簸路況,從而影響到車輪正常旋轉,最終導致跑偏等現象。四輪定位的主要作用就是使汽車保持穩定的直線行駛并減少汽車在行駛中輪胎和轉向機件的磨損。
3 清洗內飾
長途駕駛過程中,難免食物殘渣與飲料灑落車中,如不及時清理容易滋生細菌、產生霉變。而對于安裝了座套、坐墊的車主來說,最好也將座套、座墊拆卸下來,進行清洗。
4 查車下痕跡
坑洼路段經常會對車輛底盤造成較大程度損壞,同時容易致使底盤局部生銹、變形。所以需要檢查底盤是否有油漬滲出。沒有專用工具很難查看底盤,可以將車輛停放一定時間,看看車下地面是否有油液痕跡。
5 查剎車燈
燈光檢查包羅包括大燈、霧燈、轉向燈以及剎車燈,其中剎車燈的檢查更為重要,因為前大燈出現故障一般很容易發現,而在車尾的剎車燈一般出現問題自己很難第一時間得到反饋的。
6 添加油液
出游歸來后對于發動機艙內的油、液檢查同樣重要,包括機油、助力油、剎車油及防凍液的液面位置,如若低于標準線下線時要及時添加。
7 清散熱器
長途駕駛最容易使發動機本體、發動機散熱器和空調散熱器裹滿泥漿等污染物,其影響發動機散熱和空調工作。如果駕駛途中路況較為“復雜”,就有必要去4S店用對發動機及散熱器進行專門的清洗。由于發動機艙內電路復雜,直接用水沖洗發動機是很危險的。
8 補足胎壓
輪胎是車輛行駛過程中唯一與地面接觸的部件,長期行駛磨損較大。輪胎檢查應首先檢查輪胎胎壓(包括備胎);其次應檢查輪胎胎面花紋中是否有異物或是釘子等,最后再檢查輪胎胎側是否有劃痕或是裂紋。
9 添加劑清油路
河北、山西、內蒙古以及東三省都是用乙醇汽油,短時期使用不會對發動機產生影響,雖然回來后不用對油箱進行清洗。但建議回京加注一些燃油添加劑,以達到清潔的目的。
10 緊蓄電池壓具
車輛在長時間行駛后,蓄電池可能受強烈震動而松脫或有電解液濺出。這時要檢查蓄電池外部有無腐蝕或接頭松弛、裂紋或壓具松弛。如果蓄電池被濺出來的電池液腐蝕,需用溫水和小蘇打水的混合溶液進行清洗,在接頭外部涂潤滑脂以防止進一步的腐蝕。如果接頭連接松弛,須擰緊夾子的螺母,但不要太緊,擰緊至能夠保持蓄電池固定在其位置上即可,過緊會損壞蓄電池箱。
整理/新京報記者 李沐航